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Blackbird 黑鳥 /Paul McCartney 保羅麥卡尼



10.10 什麼是茫然呢?大概就像是-明明手裡有三百六十塊拼圖,卻不知從何開始吧。但是,從苦惱中覺醒,著手把拼圖反正,一步一步,我們總能發現其中的線索。最終,無論是冷的、傻的、穩的、野的、淡的,各種形狀的人,都能把自己放進世界的拼圖裡的。以披頭四的老歌敬所有格格不入的人們,願得到尋找光亮和線索的勇氣。

Blackbird 黑鳥 / Paul McCartney 保羅麥卡尼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Take these broken wings and learn to fly
All your lif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Blackbird sing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Take these sunken eyes and learn to see
All your lif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be free

Blackbird fly, blackbird fly
Into the light of the dark black night

黑鳥在即將逝去的夜裡吟唱著,
背著破碎的羽翼,學著拍翅,
一生啊,
為的就是起飛的此刻。

黑鳥在逐漸消逝的夜裡歌詠著,
張著凹陷的眼眸,學著觀察,
一生啊,
為的就是此時的解放。

黑鳥飛吧,飛吧,
飛進那深黑之夜透出的光亮。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致奧費斯的十四行詩 第二卷 第十六首 /里爾克



10.9 秋意初醒的晨詩


感謝造就我們的所有過去,但願在聆聽那泉水告示後,每隻在我們心中的羔羊都終將尋得銅鈴。 此詩獻給造就我們的所有過去,感念它使我們能繼續踩踏向前。


  致奧費斯的十四行詩 第二卷 第十六首 / 里爾克

  一再被我們扯裂的傷口
  正是神療癒復合之地。
  求知心無比銳利,欲一探究竟,
  然而,神是無限延展的光明。

  即便是聖潔的虔心奉獻,
  神亦如是接納,毫無分別,
  如如不動,迎向世間
  自由開敞的無終點。

  唯有死者得以啜飲
  我們於此地聆聽的泉源,
  神於靜默中向死者示意。

  但我們得到的唯有潺響預警。
  羔羊,出自更靜默的直覺,
  祈求著屬於他的銅鈴。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 /Ingrid Jonker



10.08 晨詩 「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

加彭是位在非洲中西部,面對著南大西洋的一個小國。15世紀葡萄牙人初抵此地探險,到了16世紀加彭海岸地區成為荷蘭、英國和法國從事奴隸交易的中心......雖然台灣不曾有過像非洲許多國家經歷的大規模奴隸交易,但回首細看歷史,我們也走過為爭取自由平等而奮力吶喊的日子


感謝前人努力,讓活於21世紀的我們能自由表述,自由出入,自由相愛。也感謝每個晨間,我們能自由地大聲讀詩。


大家不妨也在每日晨間為自己選一首詩吧!你會發現詩本身擁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 / 英格麗・瓊寇(Ingrid Jonker 1933-1965)


  那孩子沒死
  他對著吶喊非洲的母親揮拳相向
  他吶喊著自由與石楠花的氣味
  從四面楚歌的特區深處
  在新世代的隊伍中
  對著吶喊非洲的父親揮拳相向
  他吶喊著正義與血腥的氣味
  在驕傲的武裝街頭

  那孩子沒死
  沒死在蘭加,沒死在尼揚加或大屠殺
  沒死在奧蘭多,也沒死在夏普威爾
  更沒死在菲力比的警察局......
  即使他頭部中槍,躺在地上

  那孩子是士兵們的陰影
  用步槍和警棍站崗著
  那孩子出現在所有集會與法規中
  那孩子同行著穿越牆上的窗,進入母親的心臟

  那孩子只想在尼揚加的豔陽下玩耍
  那孩子本該茁壯成人,踏遍全非洲
  那孩子可以長大,旅程環遊全世界

  毋需任何通行證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立場 /向陽



10.07.晨詩 ......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今早,在我們要讀此詩前,來了一群老伯伯以及照顧他們的志工媽媽,他們是預約來參觀studio94的展覽「每一步都是獻禮」。這些志工媽媽平日主要在三鶯地區照顧獨居老人或家庭較不完整的孩子們。他們說長期照護這些人,累雖累,卻是歡喜心,像她們其中有位阿嬤已經八十四歲了,依舊開車到山裡去幫忙有需要的人。


在這塊土地上,如果每個人少些偏見、多點尊重,行有餘力時,回饋腳下四方,那這滋養我們、使我們成長的故鄉,必然能更加芬芳。


  立場-向陽《十行集》


  你問我立場,沈默地
  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
  答腔,在人群中我們一樣
  呼吸空氣,喜樂或者哀傷
  站著,且在同一塊土地上

  不一樣的是眼光,我們
  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
  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掉
  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
  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動詞的變化 ── 途經 /席慕蓉



10.6 晨詩「動詞的變化」 _ 今天的太陽要下山了。無論餘暉多燦爛,終究是溫柔沉落,成為過去。

原來,此生時時刻刻都在動詞時態的不停轉換中前進。對過去的、完成的,感激不盡;對現在的、進行著的,無限珍惜,至於那遙不可知的、未來的,但且隨緣。隨緣就好!



  動詞的變化 ──途經Parc de Léopold, Bruxelles / 席慕蓉


  原來 此刻的你
  獨自站在世界的邊緣 也只能
  是個微笑著的旁觀者了
  這世界分明還是跟昨天一樣
  又是初夏季節 帶著草木的香氣
  有微風 有雲朵
  有年輕的戀人相擁著從街頭走過
  一切都如此相像
  眼前的光影迷離而又熟悉
  是的 是的 你是在重臨舊地
  必須在心中不斷溫習著動詞的變化
  從「遇見」到「遇見過」
  從「我有」到「我擁有過」
  這樣難道就是一生了?  從「我愛」到「我也曾經愛過……」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阿富羅底之死 /紀弦



10.04 也許,我們這世代會以為看過事物的一小部分就以為看見了全部;就像我們以為透過片面的知識便似乎知曉一切......倘若我們願意謙卑地檢驗與深思,或許會明白只有反省、拆解與重建後,我們才真有可能比較接近事物的全貌。


  阿富羅底之死 / 紀弦
 
  把希臘女神Aphrodite塞進一具殺牛機裡去 
    切成
    塊狀

  把那些「美」的要素
  抽出來
  製成標本:然後
         一小瓶
         一小瓶
  分門別類地陳列在古物博覽會裡,以供民眾觀賞
  並且受一種教育
  這就是二十世紀:我們的